王弼思想的一個面向玄學式的體制合理化論述
新 第28卷 卷 第 1 期 民國八十七年三月
篇名 | 王弼思想的一個面向玄學式的體制合理化論述 |
作者 | 林聰舜 |
類型 | 論文 |
頁數 | 19-46 |
下載 | |
語言 | 中文 |
關鍵詞 | 魏晉玄學,王弼 |
中文摘要 | 魏晉玄學相對於漢代思想而言是別開生面的,其間的差異也是學界所強調的,但在為體制的合理性論證這點上,二者卻是異中有同,可是魏晉玄學這個重要面向往往被忽略了。由「玄學式的體制合理化論述」的角度,探討王弼玄學,是一個全新的嘗試,透過此一嘗試,魏晉玄學在政治社會義涵上經常被忽略的一個重要面向,會更清楚呈現出來。在魏晉新思潮的氛圍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諸如孔子仍是聖人、經學仍被尊重、儒家倫理仍被強調等現象。這些現象歷來也有不少學者注意到了,但卻無法提出玄風暢行與儒學並存的同條共貫的解釋(認為玄學家將孔子偷天換日,代之以《老》、《莊》之說,是貶低了儒學在玄學思潮中的地位。)因此,本文由「玄學式的體制合理化論述」的角度,重新詮釋王弼玄學,一方面是想對魏晉玄風暢行與儒學並存的現象作出理論上的一貫解釋;另方面則是想把魏晉思想真正融入中國傳統的主流思想-儒學-的發展之流中。如此,可以看出玄學絕不只是脫離現實的學問,也可以看出儒學如何在玄風暢行的氛圍中繼續存在、發展,而王弼的經學成就,也才能有更好的理解。王弼所要合理化的體制,是以儒家倫理與門第的價值觀為核心的維護當時統治秩序的觀念、規範或制度。王弼玄學的基本傾向是超越價值與體制的統一,他透過「崇本息(舉)末」、「貴無存有」的綱領解《老》、《易》,並提出「忘言忘象得意」的言意理論,順利肯定了體制之本-儒家經典-的地位,並且論證了以儒家倫理為核心,又反應門第價值的體制的合理性,使表面上互相排斥的「無」與結合門第社會要求的儒家倫理,成為相互依存的體用、本末關係。面對天人感應式世界觀的式微,王弼建立了新的天人之學,用玄學式的思考,重新論證了體制的合理性。本文最後比較王弼玄學式體制論述與漢儒經學式體制論述的差異,藉以呈現王弼玄學的獨特性,以及王弼玄學式體制論述在穩定體制功能上的不足。 |
作者:
林聰舜
類別: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