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清華學報
ISSN 0577-9170; DOI 10.6503/THJCS

   Cover

漢語被動句與比較語法

新 第29卷 卷 第 4 期   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慶祝湯廷池教授六十五歲論文集(III)

篇名 漢語被動句與比較語法
作者 黃正德  
類型 論文  
頁數 423-509
下載  
語言   
關鍵詞 被動化,空運算元移位,空代詞移位,間接被動句,逆意被動句,參數理論,漢語,日語
中文摘要

  本文針對國語中的兩種被動句型提出分析,並且討論其對語法理論與句法類型理論的影響。本文認為,關於漢語被動句的形成,補語接續和詞組移位的兩種機制都有所牽涉,這一點與傳統的看法大相逕庭。在「長被動句」中,「被」乃是表經驗的動詞,它選擇一個補語子句,並藉著空運算元移位將其轉化為次級謂語。在「短被動句」中,「被」則為助動詞,以動詞組為補語,其空代詞賓語以名詞組移位的方式移到動詞組內部的主語位置。本文也將國語的被動句與其它語言的被動句加以比較,包括漢語中的兩個方言(台灣閩南話和廣東話)、日語、韓語、英語與羅曼斯語言等,從而探討了若干重要的問題,如(a)「被動化」此一觀念的普遍性,(b)不同語言間差異的根源,以及(c)「間接被動」(含「所有格被動」和「逆意被動」兩種)的適切分析等。本文指出,就普遍性而言,被動化的過程乃是將一個及物謂語非及物化。然而,非及物化可藉由不同的方式達成,如將外在論元加以抑制,或把某個內在論元加以「語意轉型」,藉之將整個充作論元的補語子句轉化為次級謂語,等等。特別重要的是,間接被動式的存在證明格位吸收並非被動化普遍定義的一部分。至於間接被動句,本文的分析認為它其實包含了一個內在的複雜謂語。此複雜謂語可以有個外在賓語(所有格被動句中為「外賓語」,逆意被動句中則為「最外賓語」),經過向上移位,就形成了間接被動句。最後本文提出,不同語言間在被動化現象方面種種的差異,可歸因於「觸發」被動化的語法成分。此觸發成分在不同語言中可以是動詞、助動詞、附著詞、或詞綴,因而具有「強度」不同的語法功能。此一看法與當今參數理論的相一致,極不同語言間複雜的句法差異乃是由有限的辭彙差異所造成。漢語被動句基本上屬於動詞、助動詞的類別,因而在語言類型學上具有重要的類型意義

 

作者: 黃正德
類別: 論文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