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辯論的再詮釋
新 第32卷 卷 第 1 期 九十一年六月 梅廣教授榮退論文集(思想篇)
篇名 | 孟子、告子辯論的再詮釋 |
作者 | 黃敏浩 |
類型 | 論文 |
頁數 | 117-144 |
下載 | |
語言 | 中文 |
關鍵詞 | 孟子,告子,生之謂性,義內義外 |
中文摘要 | 有關〈孟子〉書中孟子、告子的四個辯論,歷來討論甚多,本文嘗試再做詮釋,認為「性猶杞柳」及「性猶湍水」之辯,都是二人就同一比喻而各說各話:告子認為人性無善無不善,以人性為仁義,必須後天的加工改造;孟子則認為人性本善,以人性為仁義,必須順人性的發展。至于「生之謂性」之辯,孟子承認一切生物皆有生之自然之質(食與色),但以人與禽獸不同,不可以食、色為人之性;告子則認為食、色乃普遍於一切人乃至生物而為其根本,故可謂人之性。還有「義內」之辯,告子之「義外」是說義由內心所發,卻由外在對象決定;孟子之「義內」則是義由內發,亦由內定。但此內發內定實際上是一超越內外而合內外之說。本文亦涉及告子「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的解釋,認為這其實是分別訴諸理智(言)、意志(心)及情感(氣)以求不動心的說法。本文並從〈孟子〉書中有關告子的資料歸納告子人性論的大概。 |
作者:
黃敏浩
類別: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