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冶煉與不朽:金的原型象徵
新 第38卷 卷 第 4 期 九十七年十二月
篇名 | 刑—法、冶煉與不朽:金的原型象徵 |
作者 | 楊儒賓 |
類型 | 論文 |
頁數 | 677-709 |
下載 | |
語言 | 中文 |
關鍵詞 | 金,喻根,刑法,金丹,不朽,義 |
中文摘要 | 「金」是五行之一,五行則是東方文化最根源性的分類範疇。「金」和其他四行不一樣之處,在於它既意指「黃金」此專名,也可泛指一切金屬在內的通名,但以青銅為主。本文將「金」視為中國思想中最根源性的隱喻,我們可稱之為喻根。「金」此喻根隱含的象徵意義有三,一是「刑—型」(或刑—法),「刑—型」含一組矛盾統一的語言,它既意指包含戰爭與刑法在內的刑罰,也指規範意義的型範或原始秩序。金的第二層涵義為「轉化」之義,此義來自冶煉之術,冶煉之術不管指的是將卑金屬轉化成黃金的黃白之術,或指將金屬煉成完美的劍、鏡,它都需要修煉—轉化的歷程。「金」的第三層象徵意義為「不朽」,「不朽」是對時間的抗拒。抗拒時間的學問有二,一是作為歷史記憶載體的金石之學;一是壽與天地相保的仙人之道——金丹之術。儒門德目中,作為「刑—型」的「金」行具體化為「義」此基本道德;先秦學派當中,法家與兵家的學問性格與之相近。「不朽」意義最濃的金石之學與煉丹術也經歷了意義的轉化,兩者皆指向真正的不朽在於超越的心性以及其道德影響,「金」變成了真正的隱喻。 |
作者:
楊儒賓
類別: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