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盼自雄・仰面長嘯:清初釋大汕(1637–1705) 《行跡圖》及其題辭探論
新 40 卷 第 4 期 九十九年十二月
篇名 | 顧盼自雄・仰面長嘯:清初釋大汕(1637–1705) 《行跡圖》及其題辭探論 |
作者 | 毛文芳 |
類型 | 論文 |
頁數 | 789-850 |
下載 | |
語言 | 中文 |
關鍵詞 | 釋大汕,行跡圖,自畫像,題辭,儒釋相融 |
中文摘要 | 禪僧釋大汕(1637–1705)早年住居吳地,多與江南遺民勝流如杜濬、吳偉業、方文、陳維崧、方以智等文人交遊。30 餘歲主持廣州長壽菴,又與南海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等名士時相往來。迎上名流繪像的風潮,大汕約在康熙中葉展開自畫像的工程,以《行跡圖》紀錄個人行止,刊刻於《離六堂集》卷首。圖凡34 幅,約作於康熙17 年至26 年間,以自己為像主,透過不同的情境設計,勾描個人豐富的行跡。一圖一題,分別向江南文士與嶺南僧友索題。《行跡圖》34 幅大規模成套的畫像冊頁十分罕見,不厭瑣碎地以繪筆展現個人行跡,牽涉了對生命龐大架構的記錄渴望,是一套包含人生多重面向的圖畫傳記,追憶像主幼年至中歲的個人圖史。本文針對《行跡圖》的圖繪與題辭意涵,提出禪僧本色、敘事性畫面與禪修意涵、儒釋互融、隨機遊戲以及包含雅會座談、人倫器用、雜學淹博、遺民聲音等多元面向分別進行析探;結論部份,首先探討釋大汕遭議引謗與才情奔放的兩面性格,其次歸納《行跡圖》的圖面設計與符號化物象,以及互文性與文本的聲音,最後以尾聲扣題。大汕《行跡圖》誠為一個明清畫像/題詠/傳記多重文本書寫的典型個案,其構畫理念與題辭的觀看思維,絲縷般地牽連著清初的文化氛圍。 |
作者:
毛文芳
類別: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