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清華學報
ISSN 0577-9170; DOI 10.6503/THJCS

   Cover

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

新 第41卷 卷 第 1 期   100年3月    超越文本:物質文化研究新視野

篇名 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  
作者 鄭毓瑜  
類型 論文  
頁數 3-38  
下載 PDF
語言 中文  
關鍵詞 物,類應,古典詩,抒情傳統  
中文摘要         自從陳世驤先生提出中國文學是「抒情傳統」以來,「抒情傳統」成為理解或評論中國文學一個很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向度。經由許多學者的討論,大抵認為中國抒情傳統在漢、魏、晉的發展,趨向以「歎逝」的角度觀察大自然,「從而賦予大自然以一種變動不居、淒涼、蕭索而感傷的澤」,更進一步說,悲哀的詩人所看到的悲哀的自然,就是中國抒情傳統的主流。如果將「歎逝」、「悲秋」視為中國文學在兩漢魏晉間發展的主流,那麼很明顯地,「抒情」論述會比較著重詩人主觀與個我情感的發抒,而在其中成為創作關鍵的「感物」或「興感(感物興情)」,也因此可以解釋為人(作者)因為面對四時萬物的變化所生發的感應。這種角度下的「感物」說與其所形塑的「抒情傳
統」,是一種「主觀的表達情感的方式」,物與我之間有明顯主從關係,「物」是為了「情」而存在,並且是在情志的聚焦範圍下被選擇、被呈現。
        我們可以說,這樣論述角度下的「抒情傳統」,其實還沒有仔細對待「物」,還沒有正視在經驗或知識領域中已被熟知、認可的「物類」或「物體系」,與「抒情」之間會形成怎樣的交互影響,換言之,眼前我們仍然缺乏由「物」的角度,而不只是「情」的先決優位,去重新討論與詮釋「抒情傳統」。我們仍不明白,傳統知識領域內的物與物之間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模式,以致於我們能夠一眼就看出這些閃耀意義線索的標的物?這些詩中所選擇的「物」,若不是完全源出詩人情志或想像,如何能形成情、物之間的一致性?這些物,出現在詩中與不在詩中,會有什麼異同?詩中的物,與經驗中的物或知識記憶中的物,一樣可聞見、可觸摸,而得以形成同情共感嗎?如何談論或詮釋詩中的物,因此也可以反過來問,經驗、記憶或知識中的系列物是如何能流露出詩情的呢?更根本的問題當然是,這些形成關連性的物,是如何被敘寫出來,亦即我們如何保證這些字詞的確可以有效拉引出物與物的關連性?
        本文的重點因此在於討論「物」如何在古典詩中形成可供辨認與召喚共感作用的關連性或相似性,簡言之,就是關連性的「物」如何或以什麼方式參與了詩歌中興感、抒情的作用。很顯然,這焦點不只在於「物」,而是更進一步,擺在「物類」或「物體系」的建構,當然也必須超越個別作者或作品的限制,而能呈現某個關鍵時期在文本內外交
錯互涉所形塑的物類體系。本文將以「歎逝」主軸下的前中古文學為主要範圍,同時選取最便利的討論材料,例如收集眾多隋、唐以前作品,同時兼具「類事」與「類文」的《藝文類聚》,或是類書出現之前,也具有類聚資料性質的字書(辭書)或選集,如《爾雅》、《昭明文選》,或是充滿遠古諷誦記憶的辭賦等。針對這些材料,一方面先討論
「物」的分類,與彼此連通的「類應」效果,另一方面則從這個「類應」的感知體系,呈現所謂「抒情」究竟是源出於怎樣的物類感應模式,或者說怎樣的類應設置被認為流露出抒情效果。  
 

 

作者: 鄭毓瑜
類別: 論文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