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情飄渺繞餘佛:天台學「體禮互釋」之語境重構及哲學詮釋
第55卷 第3期 114年9月
篇名 |
餘情飄渺繞餘佛:天台學「體禮互釋」之語境重構及哲學詮釋 |
作者 |
聶豪 |
類型 |
論文 |
頁數 |
529-569 |
DOI |
10.6503/THJCS.202509_55(3).0004 |
全文下載 |
|
語言 |
中文 |
關鍵詞 |
智顗,圓教,《禮記》,孔子,儒佛會通 |
中文摘要 |
本文藉「情─禮」關係作為研究視角,區分禮之形式義、內容義及其勝義,並從禮之勝義探究天台學與禮學之會通。唐君毅 (1909-1978) 將「無體之禮」詮釋為禮樂本源的超越無對之情──「餘情;本文則藉印順 (1906-2005) 所指人類情感共同傾向之「宗教性意欲」作為中介,將智顗 (538-597)「無明未破,深達圓理」的「餘佛」概念,與禮學的「餘情」加以銜接,互相闡發。本文通過分析止觀修習的二十五方便指出:「餘佛」伏而未斷的根本無明,在修證義上具有通貫凡聖的同質性,在價值義上具有趨善趨惡的兩可性,因此觀行位「餘佛」深觀圓理的背後,其實蘊含著禮學意義上超對象的宗教性情感──「餘情」。天台學盛揚煩惱即菩提的「不斷斷」,即通過與無體之禮的餘情互相對映而進一步彰顯。 |
作者:
聶豪
類別: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