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朱熹、輔廣和朱公遷對《詩經》詩人之情的詮釋與轉變
第55卷 第3期 114年9月
篇名 |
論朱熹、輔廣和朱公遷對《詩經》詩人之情的詮釋與轉變 |
作者 |
史甄陶 |
類型 |
論文 |
頁數 |
571-608 |
DOI |
10.6503/THJCS.202509_55(3).0005 |
全文下載 |
|
語言 |
中文 |
關鍵詞 |
朱熹,輔廣,朱公遷,情性,溫柔敦厚 |
中文摘要 |
本文主要探討從朱熹 (1130-1200)、輔廣到朱公遷如何詮釋《詩經》的詩人情感問題,以及有何轉變。朱熹提出不同於《詩序》的思維方式,強調作者「情性之自然」的重要性,注意「溫柔敦厚」的自覺態度,並強調以「心」循理而做主宰;輔廣繼朱熹之後,從「所以然」和「所當然」論情與理的關係,主張人的欲望要循天理而發,注意「敬」的修養工夫;朱公遷關注《詩經》「興」體詩中,詩人情感中「理」的四種含意,並由文王、賢者與淫者作為「理」、「欲」關係消長的代表,同時朱公遷關注「良心」,凸顯「心」在「氣之靈」的活動義。《詩經》中的情感表現,在他們有意傳承與發展的詮釋中,成為具結構性的生存概念,而《詩經》也逐步完成宋元時期作為經典的實質條件。 |
作者:
史甄陶
類別: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