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風〉為中心看李白對六朝「綺麗」詩歌傳統的反應(上)

新 第20卷 卷 第 2 期   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篇名 以〈古風〉為中心看李白對六朝「綺麗」詩歌傳統的反應(上)  
作者 施逢雨  
類型 論文  
頁數 257-300  
下載  
語言 中文  
關鍵詞  
中文摘要

        繼陳子昂反對齊梁以來詩風,提倡「漢魏風骨」之後,李白也有「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等反六朝詩的言論,並創作了〈古風〉等八時手算得上具有「漢魏風骨」的作品。本文即由此一學者熟知的文學史論點入手,探討李白對六朝詩的複雜反應。
        本文認為,〈古風〉等詩是〈古詩十九首〉、阮籍《詠懷》、陳子昂〈感遇〉等一系列性質相同的組詩所形成的一個特殊詩歌傳統的嫡裔。這個傳統在內容〈或主題〉上的特色是多寫基本的、普遍的人生經驗或感情,而且往往緊扣住這些經驗感情本身,很少甚或完全沒有著墨於它們的背景情節。六朝詩則多為特殊化的、個人化的場合詩,且往往情意貧乏。這種貧乏的現象在齊梁以前表現為呆板空洞或支離零亂,到齊梁〈含〉以後則轉為細碎卑瑣。多場合詩誠然不足詬病,情意貧乏則究很可能是招致李白反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形式上,〈古詩十九首〉傳統與六朝詩差異更大。總的來說,它們差異的主線在於一為渾厚古樸,一為新妍精巧。〈古詩十九首〉傳統的渾厚古樸基本上是由六朝詩的新妍精巧反襯出來的,本身可以不需特加探討。六朝詩的新妍精巧則主要是兩個階段發展出來的。第一階段是講究人工化的對仗、在對仗處雕飾文字,並使用對仗從事舖敘。這類做法由建安時期發端,至謝靈運達到高峰,其後即形成定格。第二階段由齊梁開始,除繼承使用對仗等特色外,並進而安排詩中文字的聲。這些外在形式的講究加上內容〈或主題〉上的特色,使得六朝「綺麗」傳統的詩與〈十九首〉傳統的詩涇渭分明。

  李白雖對六朝詩有激烈的反對言論,卻並非毫無區分地排斥六朝詩。他十分欣賞謝靈運與謝_的一些深具六朝形式的佳作。此外,他又創作了不少與六朝詩在外在形式上一脈相傳的律詩。他只是無法克服六朝「綺麗」詩歌傳統的形式束縛而寫出出色的作品而已。他對六朝詩風的反感可能多少與創作上的挫折有關。又,李白雖反對六朝詩而大量創作〈古風〉等〈十九首〉傳統的詩,卻並未自囿於此一傳統的繩墨之中。他還在〈十九首〉與六朝「綺麗〉詩歌兩個極端對立的傳統之間的各種體式上有不可忽略的成就。

 

作者: 施逢雨
類別: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