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第26卷 卷 第 2 期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篇名 | 從湯若望所編民歷試析清初中歐文化的衝突與妥協 |
作者 | 黃一農 |
類型 | 論文 |
頁數 | 189~220 |
下載 | |
語言 | 中文 |
關鍵詞 |
曆日,天文史,耶穌會士,明清史 |
中文摘要 | 中國古代曆日的發行量相當大,並為中國社會居家必備的書籍。其內容並不僅僅在藉紀日以表示日月運行的規律,主要是希冀能透過鋪註,以掌握行事的宜忌。明末以來,入華的天主教士或當代歐洲人知識經驗以及教會態度的影響,多在強烈的文化優越感下,對擇日之說採取拒斥或批判的態度。在掌理監務之初,湯若望雖希望能在曆日中改依實用新法鋪駐,然其主張並未獲得清政府的採行。但湯若望仍利用職權,對舊曆的內容做了有限度的改革。為在強大傳統的壓力之下,這些變革並未能刪改去民曆中鋪註選擇的內容,同時,它們亦不為精確推步天象時所必需。湯若望在民例中改行這些新法的目的,很可能主要是希望造成一種西法符合天行的整體印象,藉以打壓中法。 由於此等興革與傳統的知識經驗相差頗大,且令術家陰陽生剋的理論基礎發生嚴重混淆,故引起中國社會極大反彈。而在另一方面,湯若望或為求穩固其在監中的地位,故對舊曆中選擇術亦不曾進行全面的批判,此一態度也引起部份教內人士的嚴厲抨擊,再經過長達十多年的激烈爭辯後,教會當局終於康熙三年裁決曆日中的陰陽選擇術為不合乎教義的迷信內容。但湯若望尚未及對此一衝擊有所調適,即在中國保守人士楊光先等對其所編曆日及其所用擇日數的抨擊之下,由位居極品而驟然鋃鐺入獄,並於不久後辭世。 湯若望一生中較重要的事件,幾乎均環繞在曆日四周。由於工作性質的影響,湯若望個人很不性地屢屢處於中西文化的夾縫之中,本文透過對新、舊曆日內容異同的分析,呈現出湯若望在清初中西兩文化接觸時所扮演的尷尬角色,而其所編之曆日,更成為此兩大文化衝突與妥協後的最具體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