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清華學報
ISSN 0577-9170; DOI 10.6503/THJCS

   Cover

孟子思想中的生命觀

新 第19卷 卷 第 1 期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篇名 孟子思想中的生命觀  
作者 黃俊傑  
類型 論文  
頁數 1~37  
下載  
語言 中文  
關鍵詞  
中文摘要

  在孟子思想中,人的生命是一個整體性的存在 ,牽涉到許多極具深度與廣度的面向。孟子所提出的「浩然之氣」,兼具存有論與倫理學的內涵,強調將原始的生物意義的生命力,加以轉化,賦予德性的內容。這種轉化過程,就是孟子倫理學中以「養氣」「存心」等為中心的工夫論。經過這種轉化,原始的「氣」就接受「心」〈或「志」〉的統帥指導,而成為「浩然之氣」,使生理與心理經由互動,而達到統一的境界。但無形的「浩然之氣」也可以布乎四體,而與有形的軀體之間存有一種辨証的關係。在孟子思想中,人的生命不僅有其現實面的倫理性,而且也具有超越性,可以與宇宙的最終實體同步互動。孟子的生命觀,顯示儒家不僅關懷現實生活,同時也具有超越性的內涵。 

  從廣泛的文化史的立場來看,孟子思想中的生命觀,與戰國時代思想家對人的概念,有其互通之處,人是一種多層次、多面向的存在。人的本質,表現了自然秩序與人文秩序之間的連續性,心理層與生理層之間的連續性,以及宇宙的無限性〈所謂「天命」〉與經驗世界有限性之間的連續性。孟子思想中的人,並不是宇宙中孤伶伶的存在,人得最高本質是可以與宇宙的本體感應互通的。這種對於人的概念,是以遠古以來中國文明的文化胎盤作為其公分母的。這個共同的文化胎盤就是張光直所謂的薩滿教〈或巫教〉的文化傳統,而天人溝通正是這個文化的基本特徵。

 

作者: 黃俊傑
類別: 論文
瀏覽數: